Friday, October 19, 2007

豆腐文摘:10/19/07

Small

Enhancement of Polymer Luminescence by Excitation-Energy Transfer from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p NA)

Simon J. Henley, Ross A. Hatton, Guan Y. Chen, Chad Gao, Hailin L. Zeng, Harold W. Kroto, S. Ravi P. Silva
Published Online: 12 Oct 2007
DOI: 10.1002/smll.200700278
Abstract | References | Full Text: PDF (Size: 841K)

【简评】
看完这篇文章,我个人的感觉就是一句话:Eyes on the Wrong Ball。

为什么一定要牵强地扯到对聚合物本身存在的杂质被酸化多壁管的能量转移而发生荧光的增强,而不简单地从酸化多壁管本身(包括表面缺陷/碳片)的荧光解释?

通常越简单的解释似乎越正确。

本文口口声声说488nm激发后产生的荧光是酸化后的多壁管表面的缺陷/碳片吸取能量再转移到尼龙里的发色杂质,再由此杂质发光。文章仅仅和这个论点相符合的论据不放,而置其他相左实验事实和大量文献事实不顾,令人费解。

尼龙的发色杂质在488nm激发后发弱光的位置、半峰宽和峰型和加了酸化多壁管后的composite的发光几乎相同。这一点大概是唯一“支持”论点的证据,但是多壁管的visible PL形状何尝不是如此类Gauss?

文中出现了明显和论点违背的实验事实:325nm激发复合物产生的荧光和尼龙的发色杂质荧光完全不同。这么明显的多壁管的发光,为什么一定要看那个不存在的shoulder,硬说是尼龙的发色杂质?

文献中,Ya-Ping Sun博士对这种荧光的来源早有经验解释 - 文中其实也已列出:经过功能化的碳管表面的缺陷/碳片成为事实的发光中心。in situ polymerization作出的nylon/MWNT复合物完全符合功能化的要求,何况激发还是用激光。文中列出所有的实验事实都可以用这一点来解释,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扯到对发色杂质的能量转移上去,尤其是对此杂质本身的性质(比方除weak PL之外的光谱性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

Maybe I missed something.

参考xiaoyi2008@mitbbs的简评

No comments: